200块钱随叫随到_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款_附近100快餐二维码

银行

MAU与AUM的因果关系

腰腰金融2024/08/13421返回列表

今天是一篇旧文新编,我们说一下关于MAU与AUM的关系。

经历了互联网疯狂生长的时期,“流量”的概念渗透到各行各业。伴随而来的概念还有很多,例如“流量为王”、“跑马圈地”。也正因此,银行的渠道发展战略也伴随着流量概念发生了很大迁移。其中最普遍的做法是将渠道MAU为的“网络金融重要指标”。

但今天高质量发展目标之下,很多问题需要重新研究。例如:

1、MAU到底是升维还是降维?

2、MAU到底是“因”还是“果”?

3、银行需要什么样的MAU?

4、银行缺少MAU吗?

我们简单说说上面四个问题。

升维还是降维?

我们经常说到用户和客户的概念,进而对比互联网平台经济模式和银行客户服务模式,然而在运营逻辑中两者不是谁好谁不好的问题,而是逻辑截然不同。互联网抓取大量用户,但价值创造依赖渠道激活及交易,互联网渠道用户的客户化是价值变现的最核心目标。商业银行基于账户抓取大量客户,但由于客户的活跃活跃不足,难以加大转化,因此把客户的用户化,并以用户活跃作为渠道发展的主要方向。

但现实是“客户”始终是“用户”的价值创造形态,银行账户及AUM直接带来客户。用户向客户的转化,是互联网的一种升维经营方式,但把存量客户用户化反倒成了一种降维。

把高粘性高门槛的账户资金关系,演变为低粘性低门槛的行为活跃关系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客户迁移的门槛。甚至将客户的关注点从业务价值转移到羊毛权益价值,这种方式有可能衍生更大的客户关系维系风险。

因此用户经营在增量的客户关系发展中是升维的,但在存量博弈时代的客户经营中却可能是降维的。我们不是说任何线上渠道发展都是降维的,这取决于渠道的属性,工具型的渠道和互动型的渠道对应着不同的服务维度,前者服务客户为主,后者服务用户为主。但显然银行的渠道绝大多数还是工具型渠道。

互动型的渠道,例如以内容为核心的媒体型渠道,本应承担更多的用户维度经营目标,但应该定位于服务“非存量客户”,即服务于全量用户并从中挖掘增量转化价值。而这种渠道的推广方式和目标受众,都有绝对的差异化策略,其中非存量的获取与活跃结构情况,就是衡量这种渠道价值的重要依据,而非简单的注册量活跃量。

工具型的渠道,本身就是存量客户的服务主场,活跃高度依赖于客户的业务关系、账户使用频率。最好的业务办理体验,最好的客户级权益,就是持续拉动渠道发展的基础。工具型渠道更依赖于优质的业务办理体验。

因还是果?

MAU是一种现象,是“人”的行为所呈现出来的现象。MAU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行为结果。

对于互联网来说,流量带来可变现能力,流量多少与变现总量自然是正相关的关系,从价值创造的逻辑出发,流量看起来是个因,转化看起来是个果。但实际上,流量是互联网互动内容运营的果,这个果支撑了资本对其发展的想象空间。

对银行工具属性渠道来说,我们常认定流量是因,金融交易转化是果,但实际情况是金融的存贷汇的刚性需求是因,金融的账户管理工具刚性需求是因,MAU流量结果是果。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流量带来金融转化,而是账户刚性需求带动了金融渠道的基本活跃,这种活跃伴随社会资金往来需求的增长而跟随增长。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账务关系中的“源头”,即AUM是因,MAU为果。

这些年金融在渠道运营的过程中都没能真正突破这样的因果关系,工具渠道多,互动渠道少。互动渠道因为锚定同一批对象导致互动渠道越来越像工具渠道,用户驱动,场景趋同。流量与活跃的总体数字固然在飙升,但流量因何而来,又去往何处,这样的因果结构是否符合预期,我们是用流量带来收入,还是因成本而带来流量,成本是边际递减的,还是伴随竞争程度的不同而持续增长的,今天的银行流量经营仍需要去辩证看待。

流量价值点是什么?

流量既然是个结果,那作为结果,什么样的流量是金融所需要的呢?

金融不同于一般消费品,海量的消费品可以满足一个普通人几乎所有的场景,因此无论是客群维度、消费客单价维度、消费品类维度,都能够找到消费品作为转化标的。但是金融并不是这样,金融只是直接满足“金融需求”,而金融需求背后的消费需求太不直接,所以流量对金融的转化远远远远不如一般消费品。

另一方面,金融过于专业,除了“转账支付”以外,无论是存款理财,还是贷款,一方面涉及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,一方面涉及到自己辛辛苦苦积赞的信用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哪怕再小的金额,也需要有“人”来咨询咨询,打听打听。且金额越高,越离不开这个“人”的因素。

再一方面,金融与互联网不同,互联网属于单一流量,海量转化标的,但金融基本属于相对单一转化标的,多种且限制性的渠道工具流量。金融的流量天然带有“多渠道交互”、“跨渠道转化”、“强筛选”的特征,复杂的服务会在多个服务渠道的交互后,最终落在某一个交易渠道中完成转化。

因此金融需要的流量是具备服务条件的,可专业识别的,可跨渠道迁移的、有必要性监管要求的流量,绝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广义互联网流量。这其中最好识别的就是不同AUM(或入账规模)客户对应的流量大小及活跃频次,有人问为什么不说LUM的流量,因为AUM或入账规模才决定了LUM的规模,先有负债端,才能形成有效的资产端。

所以识别具备增加AUM规模的客户流量,才能派生出更多资产、中间业务的发展空间。

流量真的缺少吗?

今天全市场的数字渠道似乎都在焦虑,焦虑流量不能持续增长,但另一个现实是,全市场的用户时间与流量几乎已经高度饱和,我们可支配的时间几乎已经被碎片化的渠道瓜分干净了。

在互联网市场早就开始了焦灼的流量变现竞赛。我们可以依靠朋友圈、依靠公众号体系投出一系列广告触达微信生态,我们可以靠DOU+投入100元带来上千的视频浏览,在快手和小红书,同样数量的流量成本可能只有40元-70元。

流量几乎已经成为平台又烫手又宝贝的资源,如何变现如何把流量卖掉如何养活海量流量背后巨大的运营成本,成为银行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。

这个时代流量唾手可及从来不缺,只是不同质量的流量背后代表的获取价格不同,没有买不到的流量,只有价格不同的流量,而这个价格本身存在波动性,和不同的运营方法设计有关。在共享互联的时代,流量本就是通用的,集约化应用别人的流量或许比拼命维系自己的流量要经济。

我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渠道的流量自主性才更强,但是自主性强与弱,抵不过规模的差异。从流量的属性来看,银行手头这些因为业务及补贴而形成的流量,作为一种结果,本身具有明确目的性,高目的性流量的二次转化难度非同一般。

或许,把握好银行账户的业务关系,促进账务活跃本身,更能带来金融流量在数字层面的飞跃。为了驱动价值转化的那些流量,未必需要巨大的基数,可能更需要争取高质量的占比,活跃的背后,“谁”活跃了更重要。

免责声明:本文、图片均转载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返回列表
投诉建议

投诉与建议

电话咨询

电话咨询

0512-36606275
17768080505

返回顶部

在线咨询

公司名称*
部门
姓名*
电话*
邮箱*
咨询事项

投诉与建议

姓名*
电话*
公司名称
部门
内容*